永定河的现代化守护: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筑起生态屏障

永定河是京津冀晋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更是首都北京的“母亲河”,其水务治理的现代化举措不仅可以精准监测“云中雨”“落地雨”“河中水”,显著提升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预警能力;还进一步代表了城市洪水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与调配以及水利其他业务领域的重大进步,对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永定河流域北京境内示意图

2024年,北京市参照国际标准,成功建立了由气象卫星、测雨雷达和雨量站“三道防线”组成的永定河官厅山峡段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实现重点河道、沟道监测全覆盖,为洪水防御和应急避险提供更加精准的技术支撑。

一、永定河的水务管理挑战与机遇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也带来了水灾害频发、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水问题。1980年之后,因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用水增加,永定河流域面临严峻的水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问题:水资源短缺现象突出,河流径流量减少;同时,水污染问题严重,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物的排放,使得水质恶化;下游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河道完全干涸,河床裸露,生物多样性下降,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退化。这些挑战包括水资源合理调配、污染治理、生态修复、法律法规完善和公众参与意识提升,亟待采取综合性措施以促进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在如今的新发展阶段,信息技术的持续更新换代正推动水利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快速进步,为水利行业的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奠定了技术基础。随着卫星遥感、无人机摄影、智能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对江河湖泊及水利工程的在线监控能力显著增强。同时,理论模型构建、技术创新和软硬件更新共同推动了水利智能分析和决策支持的能力。因此,积极运用云计算、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增强永定河水资源管理、灾害防控和生态治理的能力,提升整个流域的信息化和现代化管理水平,为将永定河恢复成为“流动的河、绿色的河、清洁的河、安全的河”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在永定河的应用

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正是新兴技术应用的结果,其在永定河的水务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显著提升了洪水防御和应急避险能力。

永定河的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通过布设测雨遥感设备、雨量站、水文站“三道防线”,实时收集降雨量、水位、流速等关键数据,为水务管理提供了准确的基础信息。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前预测洪水发生概率和可能的影响范围,为防洪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实现了对永定河流域内降雨情况的实时监控和精准预测。

第一道防线: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监测。这道防线通过高分辨率的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实现对流域内降雨云团的动态跟踪和降雨量的精确测量。这为提前预警洪水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使相关部门能够及时采取防御措施。

第二道防线:雨量站监测。在流域内关键节点布设雨量站,能够精准监测“落地雨”,第一时间掌握落地的降雨时间、强度和降雨量等数据,再输入到洪水预报模型中,便于快速分析洪水发展趋势,为防洪调度提供依据。

第三道防线:水文站监测。水文站可以结合洪水演进模型,模拟河道内洪水的演进过程,实时监测江河、湖泊、水库的水位、流量等水文要素的变化,为应急响应提供快速、精确的信息。

这三道防线的构建和应用,为洪水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与调配提供了科学性、精准性、高效性的支持。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实时监测和预警系统为防洪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确保了防御措施能够迅速、准确地落实。三道防线的协同作用,不仅提高了水务管理的效率,也降低了洪水灾害带来的风险。

三、永定河的生态修复与保护

一直以来,各相关部门持续推进永定河流域生态修复项目,建设“流动的河、绿色的河、清洁的河、安全的河”取得显著成效,其中建设水资源监测体系、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措施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现代化水务管理手段,特别是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的运用,不仅成功抵御洪水,有效降低淹没水位,加快退洪速度,把洪涝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还实施了生态补水,使永定河实现自2021年以来的连续四年全线流动。通过河道清淤扩挖、新建拦河闸、堤岸绿化等举措增加了绿化面积,提高了水土保持能力,改善了生态环境。此外,还进一步打造了集郊野度假、农业观光、亲水体验为一体的生态纽带,为永定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永定河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永定河在现代化水务管理的支撑下,一直在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如发展生态旅游、绿色农业等。

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的发展依托于永定河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有效保障了河流生态流量,维护了河流的自然形态和生态功能。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开发一系列生态旅游项目,如沿河景观带、湿地公园、生态教育基地等,增强游客的生态保护意识,实现生态保护。

绿色农业:在绿色农业的推广上,精准灌溉、水土保持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措施,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进一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的稳定,促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但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找到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成为关键所在。

·科学规划:依据永定河的生态承载力和资源特点,制定合理的开发规划,确保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

·技术支撑:利用现代化水务管理技术,如遥感监测、智能分析等,为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法规保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水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确保开发活动在法律框架内进行。

·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经过持续努力,北京已经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永定河专属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未来进一步构建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提供生动范例。

五、结语

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及其他水务管理措施在永定河的生态恢复与保护、灾害防范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该体系通过高科技手段,实现了对降雨、水位、水质等关键指标的实时监控,为生态补水、污染治理提供了精准数据支持。在灾害防御方面,它显著提高了防洪减灾能力,保障了流域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永定河作为京津冀晋地区的绿色生态屏障,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迫切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永定河的水务管理,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工作,共同守护这一宝贵的自然资产,推动永定河治理向着清水长流、山川相融、民生富足的方向更加稳步前进。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IT商业科技网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IT商业科技网-未经本站允许,禁止镜像及复制本站。投诉及建议联系邮箱:jokeryouxiang@163.com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IT商业科技网 sy.itns.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54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