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受异常天气影响,我国大兴安岭林区雷电活动频繁,雷击火发生次数较往年偏多,森林火险等级持续攀高。近期,国家林草局紧急调拨物资,支援大兴安岭林区应对夏季雷击火。
??在大兴安岭呼中林业局,为有效应对雷击火险情,当地严抓森林防火,积极推动科技防火,通过人技协同手段守护林区安全。
??呼中林业局位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北麓,森林防火总面积937244公顷,包含8个林场、1个自然保护区9个防火责任单位,山高、坡陡、偃松林密、路网密度低,是国家一类森林高火险区也是雷击火高发区,今年已发生7起雷击火灾。
??7月30日,大兴安岭北段第一高峰大白山山顶偃松青翠。
??雷击火是云地闪电击中可燃物发生的火灾,每年5月中旬进入高发期。大兴安岭没有高拔陡峭的山峰,只有连绵起伏的山岭,高度略高于丘陵,因此称为“岭”。大白山海拔1528米,有“兴安之巅”之称。大白山顶部积雪期长,土壤瘠薄,主要生长偃松。偃松枝叶柔韧密集,含油量高,一旦着火,火势扩张速度快,扑救难度高。
??7月30日,在大兴安岭呼中林业局大白山林区,森防人员正在进行森林防火通信演练。
??在大兴安岭呼中林业局,新装配的森林防火通信指挥车、载重无人机、卫星地面Wi-Fi“三剑合璧”,成为森林防灭火的机动前线指挥部。
??配有400倍变焦镜头无人机的通信指挥车,可以做到图像实时传递,后方人员也能通过网络会议看到火场画面,了解现场情况并提供帮助。最大吊载达109斤的载重无人机,能够高效向火场输送给养。依托于高轨卫星传递信号的卫星地面Wi-Fi,拥有上行6兆下行8兆的带宽,方便随时传递火场图像信息。
??相较于人工输送给养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载重无人机仅需五分钟即可将物资送达火场。该型无人机在不悬挂物品的情况下,往返飞行距离可达十公里;即便悬挂50公斤重物,其往返飞行距离也能达到五公里。此外,该无人机还配有降落伞,如遇突发情况,可以自动开伞,确保无人机安全。
??据呼中林业局预警保障中心主任吴国权介绍,自载重无人机投入使用以来,运输量最多的一次是在一次打火行动中,两台无人机轮流充电飞行,成功输送了60桶、每桶重20斤的水。据悉,该型号的无人机于今年5月份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在大兴安岭地区有两台正在进行试点应用。
??监控森林火情的暸望塔上,也装配了红外线感知系统等高科技设备。不过,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明玉介绍,由于科技手段仍有局限性,受到盲区、自然遮挡等因素影响,目前最有效的监测手段仍然是人工瞭望。
??据了解,根据气温高低,瞭望员需要在早晨四点半到八点之间上塔瞭望。防火等级高时,更需要随时在塔上瞭望观察。一旦发现代表着发生火情的烟点,瞭望员需要及时通过塔上配备的罗盘望远镜和小型气象站,报告塔号、角度、距离、风向风力等情况。
??瞭望员们是森林的“眼睛”,他们肩负着监测森林火情、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职责。经验丰富的老瞭望员,凭借对地形地貌的深刻了解和敏锐的观察力,甚至可以做到单塔定火,即仅凭一座瞭望塔就能准确判断火源位置,为及时扑救森林火灾赢得宝贵时间。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守在塔台上,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责任心,用实际行动守护着这片绿色家园的安全与宁静。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